处在转型关键期,无缝管行业如何抓机遇?

中国冶金报社 中国钢铁新闻网 / 2024-06-11 17:32 / 查看:67
中国冶金报社 中国钢铁新闻网
记者 贾林海 报道
 
  “我国无缝管行业目前正处在转型期,只有顺应市场需求,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。”
  “中国钢管工业的崛起改变了其在世界钢管行业中的地位,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。”
  “过去一年来,冶金行业充分诠释了‘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’。看似长路漫漫,但其实路就在脚下。”
  ……
  3月19日,由山东磐金钢管制造有限公司、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4年无缝管行业高峰论坛在福建省厦门市举办,来自我国钢管行业的300余名代表齐聚一堂,围绕我国无缝管行业发展、面临机遇与挑战等话题进行进入交流。
钢铁行业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
  当前,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。从下游行业来看,房地产市场进入深度调整期,基础设施建设强度放缓,给钢铁行业稳运行带来了一定挑战,怎么办?
  “钢铁行业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。”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市场调研部副主任刘彪介绍,一方面体现在消费端,一个变化是建筑业钢材消费比重下降,另一个变化是建筑业钢材消费中板材品种增加。
  “另一方面体现在供给端。”刘彪进一步解释,钢铁行业供给侧呈现出品种结构分化、钢铁企业发展类型分化等趋势。他认为,积极推动产业链走出去是化解当前矛盾的有效途径。
  “未来一段时间,绿色低碳将成为中国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。”刘彪认为,这是钢铁行业发展的必然路径,当前主要面临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(CBAM)的挑战。他透露,钢协正在针对CBAM数据填报研究出台相关指南。
  “中国钢铁产品及原料已经广泛参与全球化。”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首席钢铁品种研究员赵楠介绍,以无缝钢管为例,随着全球油气开发活跃,带动无缝钢管需求增长,2021年以来,我国无缝钢管产量保持较快增长态势,2023年产量超过3500万吨,出口量达到566万吨,均创历史新高。
  “不过,头部钢企全球化布局仍有差距。”赵楠坦言,根据2023年中国跨国公司100大及跨国指数名单,钢铁行业虽有6家企业上榜,但跨国指数均低于平均值。
  赵楠认为,中国钢铁行业推进全球化具有一定迫切性。“这是行业进入调整期后的选择。”他以日本、美国等国家的钢铁工业供需演变、结构调整等的变化为例介绍道,“中国钢铁行业国际化发展顺应了新时代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要求,有利于促进我国钢铁产业优化全球布局、转型升级、高质量发展。”
  “与工业发达国家不同的是,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钢铁消费国,粗钢表观消费量远高于工业发达国家,并且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还没结束,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,中国钢铁消费都将处在弧顶区。”赵楠提出,中国钢铁产业大规模结构优化调整即将开始,领先企业有望通过兼并重组发展壮大。
  围绕钢铁行业数字化、智能化发展,江苏富实数据研究院院长蔡拥政介绍,当前钢铁行业正从“制造”向“智造”转型。大数据、人工智能技术已经逐步深入钢铁生产的各方面,如产品设计、铁水质量预测、过程控制、产品质量判定、设备故障诊断、铁前采购与配料优化、生产计划与调度等。
  无缝钢管行业正处在重要转型期
  “过去一年里,中国钢铁行业面临重重挑战,但总体依然保持了稳定发展。同时,我们看到钢材消费结构不断变化,板材持续强于长材。对于无缝钢管行业而言,现在处于重要转型期,越来越多钢铁企业开始调整产品结构,投向无缝钢管。”上海钢联联席董事长高波在致辞中介绍。
  “近年来,我国无缝钢管产能迅速扩张,全国总产能已经达到4500万吨,产量突破3000万吨。虽然国内需求表现不尽如人意,但我国无缝钢管出口不断创历史新高。”高波说。
  “目前,中国钢管产量占世界钢管总产量的56.6%~57.6%,其中无缝钢管产量占世界的67%~70%。”中国钢结构协会钢管分会高级顾问庄钢介绍。数据显示,2023年,我国无缝钢管产量达到3131.08万吨,达到历史峰值。
  “日前,国务院印发了《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》,这将带来很大的市场,我们对此要有信心。”中国石油化工集团高级专家熊建新介绍,新能源用钢管主要有风电用管、太阳能用管、地热用管、氢气用管等。
  以石油化工用管生产企业为例,熊建新特别提醒道,钢坯外购企业要注重供应链稳定性,注重加热炉加热范围和温控水平提升。
  “今年第一季度,我国无缝管市场呈现价格震荡、利润小幅回升、供给弱复苏、厂库偏高、原料价格大幅下降等态势。”上海钢联无缝管分析师陈凯榆如此总结这段时间的市场走势,“综合来看,我国无缝管市场呈现‘供需双弱’格局。”
  从产业集中度的角度来看,陈凯榆介绍,近年来,我国无缝管产业集中度逐步上升,行业呈现出一个明显现象:“钢管企业强者恒强,越是头部企业效益越好,产能利用率越高。”
  “必须认识到,需求可能会迟到,但不会缺席。去年,我国粗钢产量实现平控,很多地方产量还有增长。如此多的钢材,最终还是被消费掉了,这说明需求依然是存在的。”上海钢联钢材事业群副总经理冯锦云说道。
上海钢联 供图